如今手机界已经完全进入了智能的时代,非智能机只能是过眼烟云,早已完全进入不了主流手机行列。人类也已经不能阻止iPhone在智能手机界独领风骚了。但我们不禁要问,民众对苹果手机的追捧和信仰,是不是有些“走火入魔”了?
然而疯狂的不仅是消费者,就连许多外行的老板也都转行卖起了手机。例如:尼彩,一个号称要砍掉所有经销商、挤掉所有价格水分的手机市场后来者,凭借只赚10元的宣传口号和“工厂店”概念,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品牌。卢洪波,一个曾经拥有三座煤矿,并在煤炭行业浸淫超过8年的“煤老板”,凭借要做手机行业“价格屠夫”的种种出格言论,成为近期备受争议的人物。煤老板转行卖手机,从公认的卖方市场到残酷的买方市场,誓言要砍掉手机暴利。

而在科技市场几大IT卖场中也发现,不少原先专营电脑或电脑配件的商铺纷纷转型卖起了手机甚至手机周边产品。“以前这里大多是卖U盘、移动硬盘还有一些DIY电脑的配件”,赛博数码港一家卖智能手机的老板告诉笔者,近一年来,越来越多的柜台转做手机生意。在赛博数码港的二楼,八成左右的柜台都在经营智能手机、手机配件。百脑汇二楼也几乎被手机卖家“占领”。下图为笔者认识的两个科技市场商家在同一天发布的心情,可见差别有多大。

一家在科技市场卖外设的商家

一家在科技市场卖手机的商家
2011年经济遭遇困境,以及淘宝、京东等线上电子商城以及国美、苏宁等线下家电卖场,都将市场蛋糕分走了不少。科技市场由于人工、租金上涨,发展备受阻滞。越来越多的租赁商铺经营实体店的商户“撤场”,选择在附近的写字楼租办公室、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有些甚至转移到二三线城市经营,以降低租金、人工成本。

不可否认,中国从没有出现一个单纯的如此大的蛋糕,光中国国内的手机换机就是1万亿人民币,还没有算国际。现在中兴、华为、TCL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如果国际再到10亿台,那就是2万亿人民币,这真是非常巨大的蛋糕。